董小全:娃哈哈为什么卖不动了-九游会网页版

咨询、策划、落地

娃哈哈为什么卖不动了

说起杭州,全国人民都会提到阿里巴巴,但是回到15年前,除了西湖,娃哈哈才是全国人民的第一提及的名字。但是辉煌20年的娃哈哈,突然以一个惊人的消息进入全国人们的视线。

2014年,娃哈哈营养快线营收急转直下,打响娃哈哈业绩下降的起跑令。由于多年来品牌形象老化,产品创新不足,跟不上消费心理变化,娃哈哈业绩全面下滑。

俗话说,30年河东,30年河西,30年的娃哈哈,到了最困难的阶段。

公开数据显示,娃哈哈营业收入2013年达到峰值780亿,此后2014-2017年分别为728亿元、677亿元、456亿元、450.73亿元,2018年营收是468.9亿元,是近5年来首次增长。2019464.4亿元,至于2020年的成绩,目前还没公布,但宗庆后曾公开表示2020年娃哈哈销售额提升至少50%,从而达到700亿元人民币大关。不过,实际情况,有增长就不错了。

与此同时,娃哈哈在白酒、奶粉、服装等领域的布局也陷入了困境。准接班人其女儿则躲在背后任性做实验,经营一个小众的订制饮料品牌。

为扭转颓势,娃哈哈不断推出新产品。2017年,力推苏打水,同年又推出u-yo冰淇淋风味酸奶、ad钙饮料。据统计,在20152017年间,娃哈哈曾推出三十余种新品。然而,这些新产品的市场表现并不佳。如主打年轻人市场的猫缘咖啡,在市场上并无太大反响;新品富氧水因宣称溶解氧含量超过普通饮用水6~10倍而备受舆论质疑……年年出新品,却再难有爆品出现。

娃哈哈的业绩为什么下滑?

 

其中的原因有很多,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。

首先,就是消费升级的大趋势。娃哈哈的产品虽然多达上百种,但称得上主打产品的,不过是ad钙奶、八宝粥、瓶装水和营养快线寥寥几种。除了饮用水,曾经红极一时的ad钙奶和营养快线,如今再提起,人们只会想起饮料二字。那娃哈哈是便宜货,将就着喝这种印象根深蒂固,就是因为娃哈长期一成不变的结果。

数据显示,伴随娃哈哈成长的,大部分是85后,如今他们都已经30多岁了,也都结婚生子,你还能让她们把小时候自己喝的瓶子推荐给自己的儿女吗?

其次,消费潮流的市场变化。难得出现爆款产品,又后继乏力,没有深入迎合消费者心理的后续产品出现,这一点与同城的农夫山泉形成巨大反差。娃哈哈如果有一半农夫山泉的创新,结局也许就不会这样。

以上二点,其实是所有外人都可以看出来的原因,但是为什么为这样呢?难道宗庆后自己不想创新吗?他不想迎合消费者心理吗?宗庆后作为这么大一家集团的创始人,显然不可能如此固步自封。

而人才管理模式,才有可能是真正的核心原因。

娃哈哈内部,宗庆后的亲力亲为自然也是一种因素,但我认为,只从内部选拔人才文化,才是娃哈哈业绩下滑的根本原因。

近十年来,营销领域的变革是百年来最大的十年,从传统批发零售到网络化、社交化,渠道模式的变革或许是其次,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才是最重要的。这种心理变化,身在庐山中的人,显然根本没办法理解,而娃哈哈就是这样一个群体。

在娃哈哈,很多中层骨干都是从生产线出来的,甚至很多大区经理也是,他们因为对公司了解,容易领会宗庆后的思想,所以在人海大营销时代,他们的执行力是惊人的。

但是进入网络巧营销时代,这种执行力就像是弹棉花一般,找不到用力处,自然很难跟上市场变化,更不用说能不能领先市场。而外来人员很难融入管理层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
与此相对的是,阿里巴巴虽然号称有十八罗汉,但真正挑起管理大樑的,几乎都是外来人员,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,结局肯定是创新不断。

用创新的新团队,去练就一门绝世武功,这可能是娃哈哈绝地反弹的唯一捷径。

任何软着陆,都有可能导致一个帝国的衰败,而拖长时间的衰败,要想重新崛起,势必要对抗趋势的力量。

市场经济40年后,这种高位盘整的局势,可能不只是大品牌才有,中小品牌也许更甚,只不过我们没有去发现。

网站地图